Thursday, July 16, 2009

潘多拉魔盒(pandora.com) 死心眼的胜利

pandora.com是一个传奇的故事,按照其创始人Tim自己的说法,我们本不该活下来的("We shouldn't have survied"),经过了三年一分钱没有的死亡行军,居然起死回生。

Tim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声学工程专业(又一个学声学的,看来互联网创业回去先得补声学的课),Tim从小喜欢音乐,基本属于无师自通的类型,后来进入斯坦福科班深造读完本科。99年的时候Tim产生了为音乐分类的想法。他的想法很笨拙,全靠音乐专家一首首的听过去手工对所有歌曲分类。然后根据听众的喜好给他们推荐类似的音乐。最开始他们是想把这个产品卖给音乐制作商和分销商诸如bestbuy。他的想法得到了另外一个学音乐的朋友的支持,他们在00年1月注册了公司,并且在00年3月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公司当时还不叫潘多拉,而是一个长而绕口的名字: Savage Beast Technologies 。什么产品和用户都没有,凭一个看上去颇为笨拙的idea,只用了两个月就拿到了VC的钱,这个钱拿得太容易了,因此后面的路也会荆棘丛生。

00年3月是一个特殊的时间,如果你经历过.com泡沫破裂的话会回忆起那是.com神话轰然倒下前的最后甜蜜期,也就是加个0转手就套现最疯狂的时期。Tim刚刚拿到第一笔钱,硅谷就开始变得腥风血雨,因此他在接下来的三年内也没有拿到第二笔钱。01年初的时候他们开发出了第一个原型,选一首歌他们的系统会智能的推荐类似风格的歌曲。这个原型得到了一些小订单,但不足以支撑公司的现金流。公司的银行账户很快见底了,一毛不剩。于是公司开始了拖欠工资,打白条,有的人开始离开,最后干脆发不出工资了。此时他们手里唯一有的就是一个原型系统可以用来标定和分类歌曲,想做进一步的开发和市场都是不可能的了。很多公司到了这个时候就会进入一个low maintenance的状态,最后悄无声息的死掉。但是Pandora(当时还叫Savage Beast Technologies)的情况比较特殊,居然还有音乐爱好者乐意留下来继续进行歌曲分类,同时还有些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维护一下程序。这些人都不那公司一分钱,拿到的都是欠条,Tim自嘲说这叫债务融资(Debt Financing) 当然这些都不能保证是全时的,但是这些人居然坚持了下来。我猜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给歌曲分类打tag这件事还蛮有趣的,也提示了web2.0的创业者们,一件事如果非常好玩,不给钱也有人乐意白干!

直到04年公司拿到第二笔投资,在这三年时间里公司是完全在0现金流的状态下运行的,Tim称之为死亡行军(Death Marching),在此期间公司共打白条工资达一百五十万美元。在第二笔投资到来的时候他们把这笔钱如数发给了参与死亡行军的雇员。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冤大头的行为。第二轮的投资总额为九百万美元,但是其中的1/6要先拿去还债,VC等于是投资买债了, 但是Tim坚持要还。这是留下来的人应得的,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些人将更加忠诚于公司。坚持三年,又坚持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可见Tim是一个多么死心眼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